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8|回复: 0

[技术知识] 虬角 大清国皇家独有的珍贵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4 10: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登录使用更方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虬角,又名秋厥(觉),材质本身并不贵重也不神秘,是将海象牙染成翡翠绿颜色甚至纹理,由于海象牙的结构密度的特点,浸染时使其断面呈脑状纹路,海象牙的密度比象牙稍大,触摸手感稍坚,稍远观之,其质感有如翡翠。

  这种海象牙染成绿色的工艺,当初只有清代朝廷造办处独有,所制产品如烟嘴,勒子,印章,葫芦的小口盖,蒙心,气眼等小物件。大清国后,此工艺因当初的工匠解散而流传到民间,但只有那几位少数工匠才掌握这项工艺,而今,种工艺基本失传了。能否恢复,还没有线索消息,期待它能够复出。


天有虬角工艺产品,同样是少数人尝试摸索,所见还是存在着工艺方式及所用材料问题,至少环保的可能性非常小,而说老工艺失传,确是指原工艺失传,就原染料而言,是矿物或植物,都有什么配合在一起又如何提炼等等,都没有了记载。
21.jpg
  今天有人用骨头染制充虬角,这还好,只要价钱公道。真正可恶的是用塑料制造的“虬角”,尤其活灵活现地描述是清代某某年月的东西,且肯定地包老保真,这倒像电视寻宝节目中经常会有甚至非常体面的男女描述摆在文物鉴定专家面前的现代仿品是他们家前几辈人传下来的东西,按传承最低可知年代,也得是大清国晚期,似乎编造个历史就能既成事实,刚刚出炉的瓷器就能成了大清国官窑产品了,真的后哪个高人说手里的现代工艺品是女娲娘娘传给他们的......

  虬,虬读作qiú
  虬角即海象牙,在古代曾经和象牙一起被用来做工艺品,属于名贵材质。古代有时代替葫芦制匏器。

  虬角,虬角:秋觉 qiū jué

  产地:中国,具体地点,大清国皇家造办处。

  海象牙就是常说的海马牙,海马牙纹理粗糙,一般不适合制作雕刻很精致的大件,经常用来制作印章的章料,象牙和海象牙的价格一般会相差5倍以上。

  海象牙,英文名称(walrus ivory) 鳍脚目(Pinnipedia) 海象科(Odobenidae)动物海象的长牙(上颚犬牙),一般长0.5~1米,呈扁化的三瓣形截面,大多呈微黄的奶油色,质地比象牙和河马牙粗糙,内芯接近普通骨质。相对密度1.90~2.00,折射率1.55~1.57。波斯人常用于制造剑柄,斯堪的纳维亚人则常用于制造棋子和珠宝盒。海象牙主要来自北冰洋附近的海域。

  作用
  提起虬角,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龙生九子”中虬龙之角。其实,虬角在艺术品市场上就是指海象的牙齿,行内人也有称作“秋橛”。在去年北京保利的秋拍中,一件清乾隆虬角海上仙山摆件,估价8万至12万元,成交价达到了50.4万元。

  历史
22.jpg
  清代中晚期

  清代中晚期,犀角来源稀少,常以“虬角”取代“犀角”。清代用“虬角”雕成一些小品器物,作为文案上的陈设清供和把玩品。这件虬角海上仙山摆件是乾隆盛世时耗工费时、不记工本的佳品范例。其雕刻只占三分工,而磨工却占至少七分。每个细小颗粒都需以极微之特制工具打磨成形,旷日持久,以人工之力仿自然天成之样貌,令人叫绝。此类作品传世仅知三件,此为其一,另一件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还有一件为私人收藏。底座与虬角山子构成蓬莱仙山之意,置于案头,有“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

  在清代晚期,还有将海象牙染成翡翠色的工艺,以其制作的器物一般也只供宫内人员或皇亲国戚、朝廷大员享用。清代之后,此种工艺流入民间,但只有极少数人才会。据说在民国初期的上海,能够拥有一件虬角制成的烟嘴或印章之类的小器物就能够显示出此人的身份和地位较高。到民国中期,因为会这种手艺的人相继离世,这种染色工艺也就失传了,到现在依然无人能为。在去年的拍卖市场上就曾出现过一只使用该染色工艺制作的手镯,虽然没有成交,但也可以看到其与翡翠极为相似。

  在民间,有虬角普通物件发现,就是珠子及烟嘴,确实也稀见,比较现代探索产品,确实从质感手感及观感上都有差异存在,至少是现代探索产品缺省原西方工艺物件的油润呈纹理的层次纵深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门户|站点地图|手机版|翡翠说珠宝论坛 冀ICP备1400573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2902000119 联系微信 66598831

GMT+8, 2024-4-17 06:27 , Processed in 0.1703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