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3|回复: 0

年货购买之珠宝购买提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8 11: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登录使用更方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春节期间为家人购置珠宝首饰作为新年礼物的情况非常普遍。根据往年的监测数据,购买珠宝首饰时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形:

一、以次充好。
此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将B货、C货、D货翡翠冒充A货翡翠。B货翡翠是将天然翡翠经过强酸浸泡后充胶处理而成,此种处理方式可以除掉翡翠内部的杂质,并可以提高其透明度。但时间一长会出现胶的老化现象,从而使翡翠表面变得黄而干,透明度下降。C货是经过染色处理的翡翠,材质虽是天然的,但颜色是假的,时间长了,颜色会褪。按照国家标准,这些经过处理的翡翠在销售时都要注明处理二字,但有些商家为了追求高利润,欺骗消费者,不予注明。
二、以假充真。
这是屡禁不止的欺骗消费者的手段了。最常见的以假充真的宝石如下。
1.染色石英岩冒充翡翠。染色石英石俗称马来西亚玉、马来玉、马玉,由于颜色像翠绿,是仿翡翠的常用品。
2.玻璃冒充水晶。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水晶摆件,但经过检测,这些都只是玻璃制品。有些商家会告诉你这是熔炼水晶,但熔炼水晶也是玻璃,只不过是将水晶的碎料熔化后凝固而成,和天然水晶还是两回事。
3.玻璃猫眼冒充天然猫眼。玻璃猫眼在几年前还是非常流行的一种人工宝石。其价格很便宜,很多人把它当做天然猫眼买回。
4.合成宝石冒充天然宝石。例如把合成立方氧化锆冒充钻石卖,把合成红、蓝宝石冒充天然红、蓝宝石卖等等。到新、马、泰旅游的人常会买到类似的合成宝石,在国内也有,足以引起人们注意。另外还有很多以假充真的例子,如玻璃仿白玉(软玉)、玛瑙,镀膜贝壳仿珍珠,塑料仿玳瑁等等。三、标识不明。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商品的标识上要注明商品的代号、生产厂家、宝玉石名称和重量,贵金属名称、成色和重量等详细的说明,但一些珠宝商场这方面却做得不到位。
1.珠宝玉石定名混乱。把合成立方氧化锆称为白钻、白锆、白宝石、锆石、苏联钻等,极易和天然钻石和锆石混淆。把白色或黄色的大理石称做白玉、黄玉,极易与软玉、托帕石相混。把绿色的玉石统称为翠玉,极易与翡翠相混。按宝石的颜色进行定名,把红色的宝石称做红宝石,把蓝色的宝石称做蓝宝石,把绿色的宝石称做绿宝石等。还有的就是用一些俗称给宝石定名,如把紫色的萤石称为软水紫晶,常让人以为就是天然紫晶。
2.所用金属材料标注不明确。在旅游珠宝市场常用除金、银、铂之外的非贵金属作为首饰材料。常见的有18KGP、14KGP,商家一般都称之为锻压金,实际上这都是镀金饰品(GP表示镀金)。这种金属材料白色的常会变色,但商家有时却不加以说明。
四、价格陷阱。
很多商家利用消费者喜欢砍价的心理,标出天价,然后随便消费者砍价,想砍多少砍多少,只要不低于成本价。大多数时候商家表面上叫苦连天,心里却暗暗高兴。
1、尽量选择到正规商场及品牌专营店购买珠宝。商品合格率较高,是消费者进行珠宝消费的首选途径。请您慎重从私人手中、国外以及网上购买珠宝类商品。
2、注意索取正规票证,票证上的内容应与珠宝首饰的标识一致,最好将质量、材质等关键信息列明。购买珠宝,特别是如要在旅游珠宝商场购买珠宝,一定要商家在发票上注明宝玉石的真实名称,所用金属材料的名称、成色、饰品的价格等一些有关这件商品的具体情况,并索要相关鉴定证书。回家后可以到国家认可的珠宝检测部门去鉴定真伪,即使发现所买的商品有假,也可以凭这些购买凭据到有关部门维权。
3、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向商家索取权威珠宝鉴定证书。珠宝鉴定证书的机构资质认证有CMA 计量认证、CAL授权认可、CNAS实验室认可三种形式。其中,CMA认证是国家根据《计量法》对鉴定机构的计量认证,是所有珠宝鉴定证书中必须具备的,只有经过计量认证的机构才可对外出具证书数据。珠宝鉴定证书还应当标明鉴定机构的联系信息,以便消费者查验证书真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门户|站点地图|手机版|翡翠说珠宝论坛 冀ICP备1400573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2902000119 联系微信 66598831

GMT+8, 2025-5-6 01:21 , Processed in 0.0996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