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3|回复: 0

【传其翠宝】禅悟人生:心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7 18: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登录使用更方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达摩祖师《破相论》上面有首偈颂说:“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我们要真正了解了这颗心、真正开启了这颗心,那我们就不必要向外去求佛了。为什么?自性是佛。从本性上来说我们与佛是无二无别的,我们就了知三界空无物,就能够了知有形的叫欲界、色界、无色界;无形的其实是贪、瞋、痴。凡夫众生因为有贪瞋痴的缘故,所以一直在三界里流转,不得出离。“若欲求佛但求心”,我们如果念念回归到真如自性,当下这一念就是佛。那么心到底是什么呢?可分为三个层面来说:第一个层面是凡夫的状态,第二个层面是唯识家的观点,第三个层面当然就是从禅的角度来透彻地说“心”。


1、凡夫的状态凡夫众生是以六尘缘影妄心,以这个第六意识心作为心,所以迷真逐妄,迷失真性,追逐妄尘。我们第六意识分别心不断地去追逐外在的事物,所以他的心就被外在的事物所控制了。你看世间大部分的人他都会以外在价值来肯定自己的内心。很多人肯定自我价值的标准是什么?有些人说:“我现在在开什么牌子的车子?”或者“我住什么样的房子、别墅?”或者“我现在一个月能够挣多少钱?”等等,互相之间有一种比较,有一种攀比。


因为内心很空虚,不了解什么是真心,所以他就会迷失掉,只能够依靠外在的事物,对外在事物的占有来体现自己的价值。那么一个人如果要用外在事物来肯定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他就必须要不断地去追求这些外在的事物。并且常常要跟人家比较,每一天都会活在压力和痛苦之中,好像我们时下流行所说的“房奴”等等,都会是这样。并且他内在的感受、思惟也都随着外在事物的起伏变化而变化,永远都不得安宁。内在被欲望所驱使,外在被声色六尘所诱惑。心被外在的事物所俘虏了,所以得不到解脱。


2、唯识家的观点那么唯识宗进一步说八识心王,为了破凡夫的人我执、法我执,破掉妄执的整体观念,会说八识心王法、五十一个心所法等等。有一首偈子说: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在家把账开。这其实就很通俗地把八识心王归纳起来了。不单单是有我们平时世间所说的眼、耳、鼻、舌、身、识(第六意识),更进一步还有第七末那识,也称为意根,也称为我执识,还有第八阿赖耶识。


“八个兄弟共一胎”就是指八识心王。“一个伶俐”这是指第七末那识,也称为我执识。伶俐并不是说很有智慧,而是说我见很重。末那识一直都妄执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恒审思量我相随”,就是我见很重,认为“我”永远是对的,把本性的智慧就转化成为一种执著。我们为什么会有人我执、法我执?为什么会执著于这个身体是我呢?其实是第七识我执识的缘故,就把本有的智慧转化为一种坚固的执著,因此而产生了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


“一个呆”这是指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恒而非审,它只有接受的能力,不管你什么种子,包括善、恶、无记它统统都接受,但是它没有审查分别的能力。“五个门前作买卖”是指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身识。它们就与五俱意识一起,好像做买卖一样,好的就买进来,不好的就踢出去。前五识跟五俱意识对于顺境就生起贪爱,对于逆境就产生排斥;生起贪爱好像买进来一样,排斥就好像卖出去一样。


“一个在家把账开”就是指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作用非常强,除了不能够缘真心之外,它是分别的能力非常强的,好像会计做账一样非常精细、准确。


3、从禅的角度来说更进一步我们说到禅,禅的智慧是直指每个人不生不灭的真心。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即心成智。唯识宗是转识成智,禅宗是即心成智。领悟禅的智慧就拥有了开启自性宝藏的钥匙,从此以后能够放下有限,拥有无限;放下生灭,进入不生不灭;放下有量,进入无量。虽然在生死之中,生死不能拘;虽然在六尘之中,六尘不能染。内无菩提可取,外无烦恼可舍,永远与智慧和快乐相伴。这是能够通过禅的智慧开启我们的真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门户|站点地图|手机版|翡翠说珠宝论坛 冀ICP备1400573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2902000119 联系微信 66598831

GMT+8, 2025-5-6 17:44 , Processed in 0.1187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