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6|回复: 0

【传其翠宝】禅学文化:什么是修养?用什么来进行修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6 17: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登录使用更方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层面,也就是回答三个问题。
1.第一个,修养,什么是修养呢?最简单地说,修就是修身,养就是养心。所以说其实修养就四个字可以回答:修身养心。儒家的根本典籍《大学》上面就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上至天子也好,下至普通老百姓也好,他最根本的工作是什么?修身为本,让整个身心形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第二个,我们能够进行修养的基础是什么呢?你要做一件事情,要看你有没有跟做好这件事情相匹配的能力或者资源。同样的,我们要进行人生修养,我们自己自身本身要有基础。


2.明德,我们能够进行人生修养乃至于到达圣贤境界,那我们的基础是什么呢?我们的基础:儒家称为明德。你看儒家的《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明德就是我们的天赋德能,我们生命的最本源,生命的最内核,儒家称之为明德。明明德其实就是修养的过程,要显明这个本具的明德,这个就是人生修养的过程。佛家就称之为佛性,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称之为自性。


我们知道六祖惠能大师说《六祖坛经》开宗明义就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个“菩提自性”其实就是明德。儒家的孟子就把明德作为仁、义、礼、智的源头,通过自觉地反省来挖掘内心的宝藏,称之为四端。我们都知道孟子的著作里面,起码有两处是有提到四端的。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以你看看,仁、义、礼、智是本身我们体内有这个基础。
我们看到人家有痛苦的时候,我们会有恻隐之心、同情之心,仁者爱人,就是仁的源头,它的起端;我们如果做了坏事觉得羞耻,觉得惭愧,“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心里面能够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以四端其实说明的就是明德。四端学说的提出,其实就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


因为我们生命本具明德,所以通过修养能够将明德显露出来,就能够成为贤人和圣人,成为君子,成为悟道见性的人,所以可见,明德是能够进行修养的基础。佛教里面你要修行、要解脱、要开悟,你的佛性、你的自性也是你修行的基础。所以其实懦释道在这个源头上都是一致的,不过所用的名词是不同。


3.以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养心,以实践修身
第三就是我们运用什么来进行修养呢?其实也就是两个工具:运用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来养心,还有运用实践来修身。所以实践和文化是我们能够进行修养的两个工具。


因为我们知道生命的最内核、最本质就是明德。修养,就是对自己生命的深度关怀。以前我们一直向外去追逐物欲,追逐人生的种种,财、色、名、食、睡,名利和地位。现在告诉我们,我们要向内深度关怀,关怀自己生命的本质、内核,这个就是生命的深度关怀。并且能够帮助和启发他人,能够深度关怀生命的内在核心价值。


进行修养的工具也就是我们刚刚讲的两个,也就是文化和实践。以全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来养心,在生活实践之中来修身。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周易》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你看“文化”这个词从哪里来?“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天文就是观察天地运行规律——五运六气,《黄帝内经》说五运六气,然后来明确生产劳作的时序。人文就是指社会人伦秩序,处理好五种根本的人际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然后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和礼仪,并且由此来推及天下,实现大同社会,这个就是化成天下。引申来说,其实天文就是指一切科学文化,而人文就是指一切人文文化。


一言以蔽之,人生修养就是运用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在现实生活实践中,来实现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深度关怀,由此而实现生命价值最大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门户|站点地图|手机版|翡翠说珠宝论坛 冀ICP备1400573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2902000119 联系微信 66598831

GMT+8, 2025-5-6 13:31 , Processed in 0.0612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